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為學習青島、威海兩地園林綠化項目施工和管養經驗,探索和拓展園林綠化企業市場轉型,加強對外交流,促進兄弟地市園林企業的友好往來,全方位推進行業跨區域協作,2023年6月16日-19日,淄博市園林協會組織會員單位40余人赴青島、威海,開展了為期4天的學習考察活動?;顒佑勺筒┦袌@林協會孫紅衛會長,趙靜秘書長帶隊,鞏向衛副會長,朱秀偉理事,劉凱理事全程參加。
一、青島市學習考察
6月16日-17日,考察團在青島市學習考察。在青島市風景園林協會和有關園林綠化企業的周密安排下,考察團分別調研了太平山中央公園、浮山森林公園高品質保護提升工作和嶗山區園林養護工作。改造后的太平山中央公園和浮山森林公園兩處山頭公園,于4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是青島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一項重大成果。兩座森林公園在突出山地綠化景觀層次和自然過渡的同時,塑造出具有季相性變化和地域性特征的步行空間環境。
(一) 太平山中央公園
16日下午,青島市工作人員向考察團成員重點介紹了太平山中央公園在改造建設中的有關設計施工理念,為大家帶來一場“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太平山中
央公園生態修復綠道貫通15.4公里、開放11公里。圍繞著保護好太平山這一城市生態“綠肺”,依托山、海、城等城市自然景觀和優良的人文景觀資源,以綠色為本底、綠道為脈絡、山水為景觀,尊重自然、增加綠量、豐富植物種類,太平山生態公園實現從環境綠化到文化生態的轉變、從植物園林到公共空間的轉變、從市民公園到全域景區的轉變。
(二) 浮山森林公園
17日上午,青島市工作人員重點向考察團詳細介紹了浮山公園的綠道建設、育林圍欄、智能電子監控一體的浮山監測系統。浮山公園浮山防火通道(綠道)貫通13.5公里、開放13.3公里,以“一綠五翠湖、一心十二景”為主體實施景觀營造,重塑空間設施,建設了寧樂廣場、逍遙探幽、憑欄觀海、桃花塢、桃花源、探幽谷、童趣園、百合灣等一批景觀節點和休閑場所,延伸功能內涵,實現城綠交融的外溢效應。
通過兩天沉浸式參觀學習,考察團一行與現場解說人員深入溝通了有關復雜施工的工藝工法,了解了青島市“公園城市”建設理念,契合我市”全域公園城市“建設實踐,找到許多值得參考、借鑒、學習的點。
二、威海市學習考察
6月17日下午至19日上午,考察團在威海市學習考察。期間受到威海市風景園林協會鄭書文會長、梁中貴秘書長,威海市風景園林協會名譽會長、威海市園林建設集團董事戚海峰先生,威海市園林建設集團于海洋董事長、陳嬴副總裁,綜合部彭波部長及山東綠苑環境科技集團于洪生副總經理的熱情接待。
(一) DAY 1 臨泉河濕地公園
17日下午,威海市園林建設集團陳嬴副總裁向考察團一行介紹了林泉河濕地公園的建設和養護管理情況。
林泉河濕地公園位于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城區,其工程在威海市城市總體規劃、威海市濕地保護總體規劃及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河兩岸”的城市規劃框架下應需而建。林泉河濕地公園采取明確生態優先,確保水利安全,打造連續景觀,凸出城市個性的規劃理念,采用“一帶、兩環、多節點”的景觀結構,呈現以沿河濱水景觀軸為骨架,以沿河兩岸向城市滲透的綠化視廊為支撐,并結合空間設計,塑造濱水景觀帶,在景觀帶中心形成以活動體驗為主題的活力環和以景觀形象欣賞為主題的景觀環;同時作為景觀帶的核心區域,與城市綠環相呼應,五大主要景觀節點和若干次要景觀節點沿河分布,呈現疏密有致,遙相呼應的獨特景觀長廊效果。
威海市風景園林協會名譽會長、威海市園林建設集團董事戚海峰先生向大家作介紹
威海市園林建設集團陳嬴副總裁向大家介紹公園建設情況
(二) DAY 2 悅海公園
18日上午,戚董向大家介紹了悅海公園建設情況。
悅海公園位于威海市中心城區的東南側,北臨威海公園,南接海上公園,有著突出的海岸輪廓線,整個地塊形狀呈陸地向海面延伸的一個半島形狀,南北向長為1300米,東西向最寬處145米,最窄處70米,占地面積13.01公頃。公園規劃著重強調與周邊地塊景觀之間的深層次滲透、溝通與交流。功能上,加強區域濱海帶的聯系,既要滿足城市對沿線公園的設置,也要滿足周邊居民對公園本體的需求;設計手法上,以膠東特有的海草房為特色,設置功能性的服務型建筑,依托場地環境,從海洋生物中抽取的設計元素,在尊重自然、以人為本的前提下,以“低碳、運動、家園”為主題,打造具有濃郁膠東濱海地域文化特色、生態自然、低碳環保的濱海休閑公園。
(三) DAY 2 七彩蟲園藝基地 七彩生物科技基地
18日下午,考察團來到七彩蟲園藝基地、七彩生物科技基地,威海市園林建設集團叢群總經理向考察團介紹了園藝基地及苗木基地的家庭園藝、研學、園林轉型的建設思路和高山杜鵑及北美冬青等冷涼花卉的生產、銷售情況。
(四) DAY 2 金線頂公園 鯨園文體公園
18日下午,集團于洪生副總向大家介紹了金線頂公園和鯨園文體公園建設情況。
金線頂公園位于威海環翠核心區域。放眼整個城市視角,金線頂公園向東西延展,與里口山、劉公島串聯起一條由山頂至山底的山水生態軸線,呈現城市對話自然山水的空間格局,同時整合沿線風景資源、文化資源,成為市民游覽、休憩、健身的新晉打卡地。
鯨園文體公園位于威海市環翠區老城區,占地面積1.6公頃。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響應全齡友好型城市和全民體育公園建設相關政策,打造一處與周邊地塊融合交互的城市中央綠地,促進城市有機微更新。鯨園文體公園是本著打造集休閑健身、溝通交流、生態體驗、親子互動為一體理念設計的全齡文體休閑公園。18號下午,戚會長首先帶領大家先后參觀了東浦灣房車營地和威海公園。在金線頂公園、鯨園文體公園,山東綠苑環境科技集團于洪生副總從我市建設精致城市、共建全齡友好環境為契機,詳細介紹了兩個公園建設情況。
(五) DAY 2 一戰華工紀念館
18日下午,學習考察團參觀了一戰華工紀念館,威海市風景園林協會梁中貴秘書長介紹了一戰華工紀念館及千里海岸線綠道項目建設情況。
一戰華工紀念館是為了紀念中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向歐洲戰場派出的14萬勞工而設立的紀念物。建筑選址于威海海源公園的一處海邊石崖,為了盡量減少對海岸環境的影響,建筑深埋地下與場地融為一體,一條穿越建筑的通道將觀眾直接送達海邊一一那里成為一個特殊的起點。這條通道與主入口結合形成一個十字形的入口空間,象征了近代中國正處于歷史發展的十字路口。
(六) DAY 2 山海風情綠道
18日下午,梁中貴秘書長介紹了千里海岸線綠道(半月灣段)建設情況。
這條沿海而建的綠道,綿延30公里。伴著海岸線蜿蜒如龍,沿途“山、海、島、礁、林、灘、灣”一一映入眼簾,自然風光旖旎,人文風景呼應,傍海依山, 山海一脈。利用沿線山林自然景觀中原有的山路、土路,通過生態透水的碎石路完善步行體系,在樹干的間隙中靈活選線,在局部平坦空地,開辟出駐足停留觀景空間,設置相配套的服務設施,實現構建“青山綠水繞城鄉,碧海藍天佐翠城”的生態園林城市目標。
(七) DAY 3 星樂公園
19日上午,威海綠苑景觀規劃設計(山東)有限公司設計師韓凱從規劃思路、設計理念和景觀建設等方面向大家介紹了星樂公園、秀水園的有關情況。
星樂公園位于三條城市主干道交匯地帶,占地面積2.95公頃,周邊擁有大量的居住區及配套的幼兒園和中小學。這里是一個專門為兒童和青少年打造的戶外運動場地。設計過程中星樂公園重在遵循兒童認知和生理發展規律,基于兒童友好理念和視角,以兒童運動、游戲、觀光、交友等身體和心理成長需求為導向,從兒童的特點和需求出發,營造適合不同年齡階段兒童游玩的公園環境。因地制宜,利用場地高差,打造新穎的運動體驗空間。
秀水園位于威海市環翠區戚家莊,西側為繞城環山路,南側嶗山道,東側統一南路,北側龍澤府居住區。占地3.56公頃,其中水域面積0.865公頃。秀水園設計遵循的是“尊重自然,服務于人”靈魂理念,堅持以自然生態修復、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為設計的出發點,為周邊居民提供一個自然、安逸并充滿活力的的休閑、健身、游憩空間,并為新環山快速路以及城際高鐵增添一處新的沿線景觀點。
(八) DAY 3 里口山·白云深處
考察團學習調研的最后一站是威海市鄉村重點建設項目、威海市鄉村振興樣板片區“里口山·白云深處”。該項目位于山東省威海市里口山省級風景名勝區內、姜家疃水庫東南方向1000米處,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環境優美,規劃面積約6公頃。項目以延續鄉村場地記憶,復興鄉村消亡空間,尊重鄉村生態基底,引領鄉村產業轉型升級為設計理念。以里口山中廢棄的“姜家疃108號院落”為場地原點,結合場地周邊原有的自然山林、水系、果園等景觀資源,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引領,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基礎上,打造的一處鄉村振興示范項目。
戚董從以下四個方面對項目做了詳細介紹:
1.美麗鄉村發展之殤——環境破壞、產業凋敝、文化流失;
2.美麗鄉村建設的厚實基礎——尊重自然、可持續發展;
3.美麗鄉村建設的核心要素——文化鑄魂;
4.美麗鄉村建設的內在動力——產業帶動。
通過兩天緊張充實地學習,考察團既深切感受了“白云深處”因地制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村莊形態與自然環境相得益彰的美麗鄉村畫卷別樣風采,也領略了戚董帶領下威海市園林建設集團全體員工干事創業、奮斗拼搏的激情和家國情懷。
結語: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本次學習考察之旅是因疫情擱淺之后協會第一次系統組織的外出學習考察,是一次對標先進、開闊眼界的學習之行,也是一次尋找差距、求取真經的收獲之旅。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學,雖然時間安排緊張,在有限時間內的所看所學,卻能穿透眼簾,直擊心靈,既開闊了眼界,也啟發了思路。
考察團成員紛紛表示,希望透過自身視角,結合實際,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立足行業變化,在本職工作中發展各自企業具有特色的新領域新業態,以實際行動促進我市園林綠化企業轉型升級。
協會也將一如既往做好會員服務,繼續發揮平臺優勢,推動行業學習交流,引領我市園林綠化行業健康有序發展。